用途 ⒈城市给排水净化:河流水、水库水、地下水。 ⒉工业给水净化。 ⒊城市污水处理。 ⒋工业废水和废渣中有用物质的回收、促进洗煤废水中煤粉的沉降、淀粉制造业中淀粉的回收。 ⒌各种工业废水处理:印染废水、皮革废水、含氟废水、重金属废水、含油废水、造纸废水、洗煤废水、矿山废水、酿造废水、冶金废水、肉类加工废水、污水处理。 ⒍造纸施胶。 ⒎糖液精制。 ⒏铸造成型。 ⒐布匹防皱。 ⒑催化剂载体。 ⒒医药精制 ⒓水泥速凝。 ⒔化妆品原料。 使用方法 将固体产品按1:3加水溶解为液体后,再加10-30倍清水稀释成所需浓度后使用。投加的较佳PH值为3.5-5.0,选择较佳PH值投加,可以发挥混凝的较大效益。用量可根据原水的不同浑浊度,测定较佳投药量,一般原水浊度在100-500mg/L时,每千吨投加量为10-20kg。原水浊度高时,投药量适当增加,浊度低时,投药量可以适当减少。 农村使用,可将药剂投入水缸内,搅拌均匀,静置,上清液即可使用,每50公斤加入本药剂l克左右。如将本药剂和该公司生产的高分子絮凝剂结合使用,则效果更佳。投药可将该公司生产阴离子聚酰胺或阳离子聚酰胺同PAC一起溶解成复合絮凝剂后使用或者先将PAC加入被处理水体形成凝聚体,后加入该公司生产的阴离子聚酰胺吸附架桥成大的絮凝体。 聚合在不同水质中的投加量: 一、在低浊度水中,将固体的聚合产品按照1:3比例(重量比)加自来水稀释,并且搅拌至完全溶解 二、在生活、生产用污水中,参照每吨污水先投加30g左右的聚合产品。然后投加稀释之后的聚酰胺产品,(如果效果不明显,请酌情减少或增加产品投加量。) 三、在造纸厂污水处理中,采用低浊度水的投放比例配置,如效果不明显可在酌量添加。 四、原水浊度在100-500mg/L时,投加量为5-10mg即每千吨水投量为5-10kg,用前较好根据水质特性进行小试,选出较佳值,然后投用。 常用污水投放比例: 应用领域 单位:公斤/千吨水 应用领域 单位:公斤/千吨水 生活用水 2.5~25 工业用水 2.5~25 城市污水 15~50 电镀废水 20~100 冶金废水 20~150 造纸废水 50~300 印染废水 100~300 漂染废水 100~300 造漆废水 100~300 制革废水 100~300 食品废水 50~150 化工废水 50~100 乳化废水 50~200 洗煤废水 30~100 包装 聚合的包装以及注意事项 ⒈外用塑料编织袋,内有塑料薄膜套装,每袋净重25kg,还可根据用户要求改装,另有液体聚合销售。 ⒉该品禁止与有毒物品混装、运输及储存,产品应存放在室内干燥、通风、阴凉处,且勿受潮。 ⒊装卸时要小心轻放,固体产品贮存期一年。 应用领域 ⒈净水处理:生活用水、工业用水; ⒉城市污水处理; ⒊工业废水、污水、污泥的处理及污水中某些渣质回收等; ⒋对某些处理难度大的工业污水,以PAC为母体,掺入其他药剂,调配成复合PAC,处理污水能得到惊喜的效果。 混凝过程 ⒈凝聚阶段:是药液注入混凝池与原水快速混凝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微细矾花的过程,此时水体变得更加浑浊,它要求水流能产生激烈的湍流。烧杯实验中宜快速(250-300转/分)搅拌10-30S,一般不**过2min。 ⒉絮凝阶段:是矾花成长变粗的过程,要求适当的湍流程度和足够的停留时间(10-15min),至后期可观察到大量矾花聚集缓缓下沉,形成表面清晰层。烧杯实验先以150转/分搅拌约6分钟,再以60转/分搅拌约4分钟至呈悬浮态。 ⒊沉降阶段:它是在沉降池中进行的絮凝物沉降过程,要求水流缓慢,为提高效率一般采用斜管(板式)沉降池(较好采用气浮法分离絮凝物),大量的粗大矾花被斜管(板)壁阻挡而沉积于池底,上层水为澄清水,剩下的粒径小、密度小的矾花一边缓缓下降,一边继续相互碰撞结大,至后期余浊基本不变。烧杯实验宜以20-30转/分慢搅5分钟,再静沉10分钟,测余浊。 ⒋强化过滤,主要是合理选用滤层结构和助滤剂,以提高滤池的去除率,它是提高水质的重要措施。 ⒌本产品应用于环保、工业废水的处理,使用方法与制水厂大体相同,对高色度、高COD、BOD的原水处理,辅以助剂作用效果甚佳。 ⒍采用化学混凝法的企业,原用的设备*作大的改造,只需增设溶矾池即可使用本产品。 ⒎本产品须保存在干燥、防潮、避热的地方。 ⒏本产品必须溶解才能使用,溶解设备和加药设施应采用耐腐蚀材料。 处理污水 污水中含有胶体颗粒(系水中的尘埃,腐殖质,纤维素等与水形成的胶体状的微粒),不能通过自然沉淀去除。必须投加一些药剂(絮凝剂)使水中难以沉淀的胶体颗粒脱凝结,集聚,絮凝成较大的颗粒而沉淀。 为了确定水絮凝过程的工艺参数,如絮凝剂的种类,用量,水的PH值,温度以及各种药剂的投加顺序等,一般要做模拟实验。既在一定的水温与控制合适的搅拌强度与时间的条件下,用不同絮凝剂和投加量,调节不同色水的PH值实验,看絮凝效果。 美国实验材料学会标准ASTM2035-1980(1990年修订确认)《水的絮凝,絮凝杯罐实验方法》是先进的方法。中国与1997年等效采用了ASTM的标准方法,发布了国家标准方法。 该方法包括快速搅拌,慢搅拌和静止沉降三个步骤。投加的畜凝剂经过快速搅拌而*分散并与水中的胶体颗粒接触,胶粒开始聚集产生絮凝体。通过慢速搅拌,微絮体进一步相互接触成长成较大的颗粒。停止搅拌后,形成的胶体聚集体依靠重力自然沉降到底部。 本方法适应于确定水的絮凝过程的工艺参数,包括:絮凝剂种类,用量,水的PH值,温度,以及各种药剂的投加顺序等。 通过测定水样在烧杯实验的浊度,色度,即可得知胶体脱水聚集的程度。 过程 1)多位搅拌器的转速可以在20-150R/min 之间无级调节。搅拌浆片由轻质耐腐蚀材料制成,浆片尺寸为60mm*40mm*2mm,形状为矩形。在多位搅拌器的底座或内侧应有照明装置,通过他可以观察絮片的形成。多位搅拌器和搅拌浆片尺寸,浸入水中的位置应该是烧杯的3/4。 2)烧杯 烧杯的尺寸,外型相同,容积不小于1500ml。 操作步骤 1)根据多位搅拌器所设置的烧杯数目,各量取100ML的水样装入烧杯中,并将烧杯定位。然后把搅拌浆片放入水中。浆片的轴要偏离烧杯中心,浆片与烧杯壁之间至少要留有 6.4MM的间隙。记录实验开始的温度。 2)把絮凝剂装入试剂架的试管的。投药时,用水将各试管中的药剂稀释到10ml。若其中一种药剂的投加量大于10ml时。其它试管也应该补水,直至体积与用量相同。添加悬浮液药剂时,应在投加前摇匀药剂。 3)开动多位搅拌器,在120r/min转速下快速搅拌,按照预定的药剂投加量同时投加向各个烧杯中投加药剂,搅拌1min . 4)降低转速至20-40r/min转速以能保持烧杯内颗粒均匀悬浮起来为准。慢速搅拌约20min。记录初始絮片产生的时间。 5)完成慢速搅拌后,把搅拌浆片从水中提出来,观察絮体的沉降,记录大部分絮体沉降所用的时间。但在特殊情况下,沉降受到对流的影响,此时记录的沉淀的时间应是当上与向下运动的未沉淀絮体数量大致相同的时间。 6)沉淀时15min后,记录烧杯底部絮片的厚度。用移液管在烧杯中清夜的1/2处吸取水样,测定水样的灼度,色度及水样的pH值 [2] 。 优越性 PAC聚合由于喷雾干燥稳定性好,适应水域宽,水解速度快,吸附能力强,形成矾花大,质密沉淀快,出水浊度低,脱水性能好等优点,在同样水质的情况下,喷雾干燥聚合 投加量减少,尤其在水质不好的情况下,喷雾干燥产品投量与滚筒干燥聚相比,可减少一半,不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更重要的是减少用户的制水成本。除此之外,用喷雾干燥产品可保证安全性,减少水事故,对居民饮用水非常安全可靠。 聚合,简称高效聚,或高效PAC。采用较为先进的生产工艺,使用高效度的优质原料反应聚合而成。生产按照国标GB15892-2009要求执行。聚是通过喷雾干燥工艺加工而成.因此也可叫高效级喷雾干燥聚合。 合成方法 聚合的合成方法有很多种,按照原材料的不同,可分为金属铝法、活性氧化铝法、三氧化二铝法、法、碱溶法等。 ① 金属铝法。采用金属铝法合成聚合的原料主要为铝加工的下脚料,如铝屑、铝灰和铝渣等。由铝灰按一定配比在搅拌下缓慢加入进行反应,经熟化聚合、沉降制得液体聚合,再经稀释过滤,浓缩,干燥制得。在工艺上可分为酸法、碱法、中和法3种。酸法主要是用HCl,产品质量不易控制;碱法生产工艺难度较高,设备投资较大且用碱量大,pH值控制费原料,成本较高;用的较多的是中和法,只要控制好配比,一般都能达到国家标准。 ② 氧化铝法。氧化纯度比较高,合成的聚合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含量低,一般采用加热加压酸溶的生产工艺。这种工艺比较简单,但生产的聚合的盐基度较低,因此一般采用氧化铝加温加压酸溶再加上铝酸钙矿粉中和两道工序。 ③ 三氧化铝法。含三氧化二铝的原料主要有三水铝石、铝钒土、高岭土、煤矸石等。该生产工艺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得到结晶,第二步是通过热解法或中和法得到聚 合。 ④ 法。采用氯化为原料,加工聚合。这种方法应用较为普遍。可用结晶于170℃进行沸腾热解,加水熟化聚合,再经固化、干燥制得。 ⑤ 碱溶法。先将铝灰与反应得到溶液,再用调pH值,制得聚合溶液。这种方法制得的产品颜色外观较好,不溶物较少,但氯化含量高,原材料消耗高,溶液氧化铝含量低,工业化生产成本较大。 注意事项 ① 在操作上,聚合的净水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凝聚阶段、絮凝阶段和沉降阶段。凝聚阶段在药液注入混凝容器与原水快速混凝时会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微细矾花,此时水体变得更加浑浊,它要求水流能产生激烈的湍流。然后聚合进入絮凝阶段,絮凝阶段是矾花成长变粗的过程,要求适当的湍流程度和足够的停留时间(10~15min),至后期可观察到大量矾花聚集缓缓下沉,形成表面清晰层。当絮凝剂处于沉降阶段时,它是在沉降池中进行的絮凝物沉降过程,要求水流缓慢,为提高效率一般采用斜管或板式沉降器,大量的粗大矾花被斜管(板)壁阻挡而沉积于池底,上层水为澄清水,剩下的粒径小、密度小的矾花一边缓缓下降,一边继续相互碰撞结大,至后期余浊基本不变。 ② 聚合须保存在干燥、防潮、避热的地方(<80℃切勿损坏包装,产品可长期储存)。 ③ 聚合产品必须溶解才能使用,溶解设备和加药设施应采用耐腐蚀材料。 ④ 聚合的液体产品有效储存期为半年,固体产品有效储存期为两年,固体产品受潮后仍然可使用。 净水原理 压缩双电层 胶团双电层的构造决定了在胶粒表面处反离子的浓度较大,随着胶粒表面向外的距离越大则反离子浓度越低,较终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相等。当向溶液中投加电解质,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增高,则扩散层的厚度减小。 当两个胶粒互相接近时,由于扩散层厚度减小,ξ电位降低,因此它们互相排斥的力就减小了,也就是溶液中离子浓度高的胶间斥力比离子浓度低的要小。胶粒间的吸力不受水相组成的影响,但由于扩散减薄,它们相撞时的距离就减小了,这样相互间的吸力就大了。可见其排斥与吸引的合力由斥力为主变成以吸力为主(排斥势能消失了),胶粒得以*凝聚。这个机理能较好地解释港湾处的沉积现象,因淡水进入海水时,盐类增加,离子浓度增高,淡水挟带胶粒的稳定性降低,所以在港湾处粘土和其它胶体颗粒易沉积。 根据这个机理,当溶液中外加电解质**过发生凝聚的临界凝聚浓度很多时,也不会有更多**额的反离子进入扩散层,不可能出现胶粒改变符号而使胶粒重新稳定的情况。这样的机理是藉单纯静电现象来说明电解质对胶粒脱稳的作用,但它没有考虑脱稳过程中其它性质的作用(如吸附),因此不能解释复杂的其它一些脱稳现象,例如三价铝盐与铁盐作混凝剂投量过多,凝聚效果反而下降,甚至重新稳定;又如与胶粒带同电号的聚合物或高分子**物可能有好的凝聚效果:等电状态应有较好的凝聚效果,但往往在生产实践中ξ电位大于零时混凝效果却较少等。 实际上在水溶液中投加混凝剂使胶粒脱稳现象涉及到胶粒与混凝剂,胶粒与水溶液,混凝剂与水溶液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是一个综合的现象。 吸附电中和 吸附电中和作用指粒表面对异号离子,异号胶粒或链状离分子带异号电荷的部位有强烈的吸附作用,由于这种吸附作用中和了它的部分电荷,减少了静电斥力,因而*与其它颗粒接近而互相吸附。此时静电引力常是这些作用的主要方面,但在不少的情况下,其它的作用了**过静电引力。 举例来说,用Na与十二烷基铵离子(C12H25NH)去除带负电荷的碘化银溶液造成的浊度,发现同是一价的**胺离子脱稳的能力比Na大得多,Na过量投加不会造成胶粒再稳,而**胺离子则不然,**过一定投置时能使胶粒发生再稳现象,说明胶粒吸附了过多的反离子,使原来带的负电荷转变成带正电荷。铝盐、铁盐投加量高时也发生再稳现象以及带来电荷变号。上面的现象用吸附电中和的机理解释是很合适的。 吸附架桥作用 吸附架桥作用机理主要是指高分子物质与胶粒的吸附与桥连。还可以理解成两个大的同号胶粒中间由于有一个异号胶粒而连接在一起。高分子絮凝剂具有线性结构,它们具有能与胶粒表面某些部位起作用的化学基团,当高聚合物与胶粒接触时,基团能与胶粒表面产生特殊的反应而相互吸附,而高聚物分子的其余部分则伸展在溶液中,可以与另一个表面有空位的胶粒吸附,这样聚合物就起了架桥连接的作用。假如胶粒少,上述聚合物伸展部分粘连不着*二个胶粒,则这个伸展部分迟早还会被原先的胶粒吸附在其他部位上,这个聚合物就不能起架桥作用了,而胶粒又处于稳定状态。高分子絮凝剂投加量过大时,会使胶粒表面饱和产生再稳现象。已经架桥絮凝的胶粒,如受到剧烈的长时间的搅拌,架桥聚合物可能从另一胶粒表面脱开,重又卷回原所在胶粒表面,造成再稳定状态。 聚合物在胶粒表面的吸附来源于各种物理化学作用,如范德华引力、静电引力、键、配位键等,取决于聚合物同胶粒表面二者化学结构的特点。这个机理可解释非离子型或带同电号的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能得到好的絮凝效果的现象。 沉淀物网捕机理 当金属盐(如酸铝或)或金属氧化物和氧化物(如石灰)作凝聚剂时,当投加量大得足以*沉淀金属氧化物(如Al(OH)3、Fe(OH)3、Mg(OH)2或金属碳酸盐(如CaCO3)时,水中的胶粒可被这些沉淀物在形成时所网捕。当沉淀物是带正电荷(Al(OH)3及Fe(OH)3在中性和酸性pH范围内)时,沉淀速度可因溶液中存在阴离子而加快,例如酸银离子。此外水中胶粒本身可作为这些金属氧氧化物沉淀物形成的核心,所以凝聚剂较佳投加量与被除去物质的浓度成反比,即胶粒越多,金属凝聚剂投加量越少。 聚合成分: 主要是三氧化二铝即氧化铝,分子式: [Al2(OH)nCl6-n·xH2O]m(m≤10,n=1~5) 为具Keggin结构的高电荷聚合环链体形,对水中胶体和颗粒物具有高度电中和及桥联作用,并可强力去除微有毒物及重金属离子,性状稳定。检验方法:按国际GB22627-2014标准检验。又称碱式,聚合简称为PAC,又称聚、复合聚合、碱式。 聚合技术指标: 标准 GB/15892-2009 GB/T22627-2008 GB/T 22627-2014 指标 饮用水级别 水处理级别 液体 固体 液体 固体 液体 固体 三氧化二铝AL2O3(%)≥ 10.0 29 6.0 28.0 6.0 28.0 盐基度B(%) 40.0-90.0 30-95 30-95 水不溶物%≤ 0.2 0.6 0.5 1.5 0.4 PH值 3.5-5.0 3.5-5.0 3.5-5.0 铁(Fe)%≤ ---- 2.0 5.0 3.5 砷(As).ppm≤ 0.0002 0.0005 0.0015 0.0005 镉(Cd).ppm≤ 0.0002 --- --- 0.001 铬(Cr).ppm≤ 0.0005 --- --- 0.005 铅(Pb)%≤ 0.001 0.002 0.006 ------ 汞(Hg)%≤ 0.00001 --- --- 0.00005 盐基度 聚合的盐基度是聚铝中相对重要的指标,特别是针对饮用水级别的聚铝产品,这项标准是聚铝产线控制生产的重要指标之一。盐基度越低,其价格越高,各采购商可以根据厂子的实际情况来操作。另外不同原材料,不同工艺生产处理的聚合产品的盐基度也是不同,这就需要厂家来进行调整。提高聚产品的盐基度,可大幅提高生产和使用的经济效益。盐基度从65%提高到92%,生产原料成本可降低20%,使用成本可降低40% [2] 。 聚检验规则: 1、本标准规定的全部指标项目为型式检验项目,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每3个月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其中密度、氧化铝、盐基度、不容物、PH值等指标项目应逐批检验。若需判定每批聚的混凝性能, 2、 生活饮用水用聚应由生产厂的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生产厂应所有出厂的产品都应符合本标准要求。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上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生产厂家、产品名称、类别、净质量、批号和生产日期、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证明和本标准编号。 3、使用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对所收到的产品进行验收。 4、每批产品液体应不**过200t,固体应不**过60t。 5、 按GB/T6678规定确定采样单元数。 对于桶装液体产品,采样时应将采样器深入桶内,从上、中、下部位采样量不少于100ML。将所采样品混匀,从中取出约800ML,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的玻璃瓶中,密封。 对于袋装固体产品,采样时应将采样器垂直插入到袋深的四分之三吃采样,每袋所采样品不少于100g。将所采样品混匀,用四分法缩分至约500g,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的塑料瓶中,聚密封。 对于用贮罐装晕的液体产品,应用采样器从罐的上、中、下部位采样。每个部位采样量不少于250ml将所采样品混匀,取出800ml,分装与两个清洁、干燥的塑料瓶中,密封 在密封的样品瓶上粘上标签,注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批号、采样日期和采样者姓名。一瓶供检验用,另一瓶保存3个月以备查。 6、检验结果中如果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自两倍的包装单元中采样核验。核验结果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整批产品为不合格。 7 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按照《*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办理。